解讀新常態下紡織業的艱難轉型
20201605月23日
“廣大的紡織企業需要遵循規律謀發展,要研究、讀懂、適應新常態的特點與表現。”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在日前舉行的中國紡織創新年會上指出,紡織企業可以在思維創新、模式創新、技術創新等方面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情制宜展開工作,從高度上認清規律,把握潮流;在廣度上兼收并蓄,跨界融合;在深度上創新驅動,提質升級;在速度上把控節奏,持續適度。從而實現中國紡織產業新競爭優勢的重塑與再造。
“緩中有難應該說是挑戰和壓力并存。從整個投融資渠道來說,增長后勁不足而且不很通暢。目前紡織🍌行業的企業經營難度依然存在。”孫瑞哲說,“目前,紡織行業面臨幾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棉花問題,這個問題依然沒有得到一個根本的解決,現在收儲在取消,13000元/噸的棉花的庫存沒有了,國際期貨價格上不去,現貨價格持續走低,這使紡織行業的整體平穩運行不容樂觀。”孫瑞哲認為,化纖的產能結構也是面臨的重要問題。一方面表現在原料端,比如說像滌綸。目前,滌綸在我國整個纖維加工中占到了70%,如果滌綸這條線出現了問題,將會比棉花問題造成的影響更大。
孫瑞哲說:“新常態下,我們的發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新常態不僅僅是經濟增速的放緩,更重要的是打開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時間窗口,目前行業在產品結構、區域結構和市場結構層面的調整和轉型正在加快。雖然經濟增速的換擋、勞動年齡人口的下降、全球貿易格局及國際采購格局的變化給行業帶來了一些不利影響,但我國消費市場的潛力巨大,而且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跨界融合進入加速期,這又為我國紡織產業的升級提供了新的機遇。”